这几年来,美国总想着拉帮结派给中国添堵,但世界不是美国一家的后花园。近日,东南亚再次传来好消息配资平台配资,中国和文莱合作的摩拉港扩建工程热热闹闹地开工了,中方在东南亚又落下关键一子,美国想堵都来不及。
(文莱摩拉港扩建项目开工)
据文莱方面介绍,现阶段摩拉港扩建项目已经稳步开展了,按照中文两国计划,将在港口新增岸线扩建集装箱泊位,并对现有的码头进行升级改造,在扩建完成后港口吞吐量将增加一倍以上,达到50万个20英尺标准箱,按照当前进度,这一项目将于2027年底前按期竣工。
对文莱来说,摩拉港扩建项目就像一根有力的杠杆,能帮这个国家撬动经济转型的大棋局。长久以来,文莱的钱袋子主要靠卖石油和天然气,经济结构单一得很。而这次港口扩建,能从三个方向帮它打破这种依赖,让经济多点开花。
先看港口本身带来的活力。扩建后,这里每年能处理的集装箱会从11万个涨到50万个,效率也能冲到东盟东部地区的头名。船只进出更快、装货卸货更顺畅,自然能吸引更多货主上门,港口周边的餐饮、运输等生意也会跟着火起来。
再看港口旁边的产业带。第一个保税加工区落地后,中国企业带来的项目就像一块磁石,会把铝材加工、食品冷藏这些产业都吸过来。比如把当地的原材料运进加工区,加工成成品再出口,既能赚更多钱,还能给当地人创造不少工作岗位。
还有智慧港口这招也很管用。装上智能系统后,船只要在港口等的时间能缩短一大半。外国企业一看这里效率高、成本低,肯定愿意把区域总部或分拨中心设过来,到时候资金、技术跟着进来,文莱的经济想不提速都难。
更重要的是,摩拉港是文莱唯一能停大型船的深水港,扩建后会成为东盟东部增长区的物流心脏。新开通的航线能把马来西亚的砂劳越、沙巴州都连起来,让文莱变成区域贸易的中转站。越来越多的货物从这里过,光手续费和服务费就能让文莱赚不少。
(马六甲海峡)
站在中国这边,这个项目的意义就更深远了。
这些年美国总想着卡住全球关键航道来围堵中国,像马六甲海峡、巴拿马运河这些地方,美军部署了不少军舰,还动不动就威胁要给中国商船涨通行费,心里打的就是让中国物流卡壳的主意。
而摩拉港扩建好,就能帮中国撕开这个包围圈。
经济上,摩拉港是“广西—文莱经济走廊”的核心枢纽,通过国际陆海新通道,能把中国西部和东盟东部牢牢连在一起。以前中国中西部的货物要绕道马六甲,现在经文莱中转,时间能少6天,成本也降了不少。这种北部湾港联通摩拉港的双枢纽模式,可以很便利地让中国西部生产的货物从北部湾港出发,到摩拉港集散,再分送到东盟各国;东盟的原材料也能通过这条线快速运到中国加工。2024年这两个港口的直航货运量就突破了10万标箱,成了中国和东盟贸易额突破6000亿美元的重要推手。
能源方面就更关键了。文莱是中国进口液化天然气的重要来源,摩拉港扩建后,能源运输通道更稳了,不用再担心被人卡脖子。而且中企搞的港口和产业以及园区连接的模式特别给力,比如保税加工区、绿色再生铝项目,把中国的技术、产能和文莱的资源完美结合起来,这对中国的新能源战略布局来说,可是实打实的保障。
在国际博弈层面,美国搞的“印太经济框架”总想把东盟国家拉过去跟中国对着干,但摩拉港项目用实实在在的好处,让东盟国家看到了跟中国合作的甜头。
(特朗普)
文莱是东盟里对中国最友好的国家之一,它的港口升级后,中国在南海东南部就有了一个稳固的经济支点。虽然文莱在南海问题上态度温和,但摩拉港的存在,客观上让中国在这一区域的经济影响力更强了,再加上美济岛等设施,形成了经济加安全的互补态势,能间接对冲美国在这一带的军事同盟影响力。
说到底,摩拉港扩建不只是把港口建大了,更是中国用经济合作带动政治互信、用港口串联产业链战略的鲜活例子。
在中美博弈的大棋盘上,这步棋的高明之处不在于跟美国硬碰硬配资平台配资,而是通过重塑区域经济规则,让美国的围堵招数慢慢失效。就像文莱发展部部长说的:“双赢的友谊,才是打破零和博弈的真正钥匙。”
汇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